高企申报为什么要趁早准备?
高企认定每年都有几个批次,申报越早,那么进入审核的批次就会越早。早公布,企业早日吃下定心丸。
从企业获益来讲
税收优惠
通过高企认定当年即可减按15%税率享受所得税优惠。通过认定越早,享受优惠也就越早;税收优惠,特别是对企业在早期的成长助推作用也更大。
认定补贴
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可以申请政府资金补贴。
随着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长,政策收紧,试想补贴会一直给吗?哪天突然没补贴了,不仅得自己花钱去认定,而且政策收紧了通过还会更困难。
所以,一般都在当年的高企认定结束后,即启动次年度的高企认定准备,早准备、早规划、早立项。
企业在进行技术创新活动中形成的材料是很多的,有些材料是证明成果的,如知识产权证书;许可使用合同、生产批文,新产品或新技术证明材料、产品质量检验报告;有些材料是可以验证过程的,如省级以上科技计划立项通知、委托科研协议、行业专家对研发工作的评价会议意见等。
专家评价过程中判断方法:
1、申请书及附件齐全与规范?
2、整体描述是否一致?
3、内容是否专业?
4、数据是否前后统一?
5、各部分的说明是否合理?
6、各部分的逻辑关系是否对应?
1、技术领域
企业注册登记表产品(服务)技术领域是否与主要情况登记表一致。
2、企业证照
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三证合一的只提供营业执照)是否齐全。
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三证合一的只提供营业执照)是否为原件扫描。
企业名称、证照号码与企业注册登记表填写的是否一致。
注册时间是否满一年。
3、企业职工及科研人数
(1)1、3、9、12月扣缴个人所得税汇总报告表截图或社会保险费分险种申报汇总表是否齐全。
(2)扣缴个人所得税汇总报告表截图或社会保险费分险种申报汇总表是否齐全是否原件扫描。
(3)人力资源情况表中职工总数与4个月的职工平均数如不一致,是否有合理的说明。
(4)人力资源情况表中1、3、9、12月份职工总数与对应月份个人所得税缴纳人数汇总数截图或社保证明的人数是否一致。
(5)是否附有企业科技人员名单及其工作岗位;科技人员名单中科技人员数量与人力资源情况表中科技人员数量是否一致。
(6)科技人员占职工总数比例是否大于10%。
4、企业年度纳税申报表
有盖受理税务机关公章的2017、2018、2019年度纳税申报表(主表、一般收入明细表、期间费用表、不征税收入表)是否齐全。(经营不满三年的按实际年度)
是否有受理税务机关公章。
是否原件扫描。
5、财务审计报告
2017、2018、2019会计年度的财务审计报告是否齐全(经营不满三年的按实际年度)。
是否原件扫描。
是否有备案标志。
是否有会计师事务所公章、注册会计师签名。
审计报告是否附有资产负债表、利润及利润分配表、现金流量表、附注。
审计报告的资产负债表、利润及利润分配表、现金流量表是否有填报人签字、企业公章。
近3年净资产、销售收入、利润总额是否与主要情况表填写的一致。
6、研究开发经费审计报告
(1)是否有2017、2018、2019会计年度的研究开发经费专项审计报告(或鉴证报告)(经营不满三年的按实际年度)。
(2)是否有备案标志。
(3)是否原件扫描。
(4)是否有会计师事务所公章、注册会计师签名。
(5)是否有会计师(税务师)事务所符合资质要求的说明。
(6)是否具备独立执业资格,成立三年以上,近三年内无不良记录。
(7)承担认定工作当年的注册会计师或税务师人数占职工全年月平均人数的比例不低于30%,全年月平均在职职工人数在20人以上。
(8)是否有会计师(税务师)事务所月平均人数的佐证
(9)是否有注册会计师、税务师的佐证。
(10)是否附有会计事务所营业执照复印件、执业证书复印件。
(11)是否有研发活动符合归集重点支持技术领域的依据说明,研发费用归集范围及来源说明。
(12)近三年研发费用总额、在中国境内研发费用、基础研究费用是否与主要情况表填写的一致。
(13)境内研发费用占总研发费用比例为是否大于60%。
(14)研发费用总额占销售收入总额比例是否达标( 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小于5,000万元(含)的不低于5%;5,000万元至2亿元(含)的不低于4%;2亿元以上的企业,比例不低于3%。)。
7、高新技术产品(服务)审计报告
(1)是否有2019会计年度的高新技术产品(服务)审计报告(或鉴证报告)。
(2)是否有备案标志。
(3)是否原件扫描。
(4)是否有会计师事务所公章、注册会计师签名。
(5)是否有会计师(税务师)事务所符合资质要求的说明
(6)具备独立执业资格,成立三年以上,近三年内无不良记录。
(7)承担认定工作当年的注册会计师或税务师人数占职工全年月平均人数的比例不低于30%,全年月平均在职职工人数在20人以上。
(8)是否有会计师(税务师)事务所月平均人数的佐证
(9)是否有注册会计师、税务师的佐证。
(10)是否附有会计事务所营业执照复印件、执业证书复印件。
(11)是否有认可为高新技术产品的依据说明。
(12)总收入是否=近一年年度财务审计报告和纳税申报表中“主营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 “营业外收入” “投资收益”-不征税收入。
(13)总收入、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是否与主要情况表填写一致。
(14)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近一年总收入比例是大于60%。
8、科研活动材料
立项报告中立项名称或内容是否与申报书填写的一致。
实施期限较长、或截至目前尚未完成的项目是否有中期研究成果佐证
已结题项目是否有结题、验收、完成的佐证。
9、知识产权材料
知识产权证书(或授权通知书 缴费凭证)名称、类别是否与申报书填写的一致。
是否有最近一年的年费缴费凭证。
通过转让、受赠等取得的知识产权是否有变更证明。
10、科技成果转化证明材料
是否有专利、技术诀窍、项目立项证明等成果来源证明材料。
是否有生产批文、新产品或新工艺、新技术推广应用证明、产品质量检验报告等转化结果材料。
11、研发组织管理水平材料
是否有成立研发机构证明材料。
是否有研发组织管理制度。
是否有研发投入核算体系证明材料、研发费用辅助明细账。
是否有研发设备设施证明材料。
是否有产学研合作活动的证明材料(合作协议、立项合同、人才培养交流等)。
是否有科技人员、职工进修培养制度。
是否有人才引进制度、绩效评价奖励制度。
是否有科技成果转化的组织实施与激励奖励制度。
是否有科技成果转化激励奖励实施案例。
是否有建立开放式创新创业平台证明材料、案例。
很多企业高企认定不成功,很大原因在评审材料上。如果早看过以上这些专家的意见,高企申请肯定就成功啦~
根据新《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及配套工作指引的规定,我们可以发现,新的高企认定办法更加注重认定完成后的企业的管理和监督工作,所以高企通过后需要继续加强资质维护,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有关事项:

税收资格认定
享受税收优惠自认定当年起,企业可持“高新技术企业”证书及其复印件,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相关手续,享受税收优惠。高新技术企业资格期满当年内,在通过重新认定前,其企业所得税暂按15%的税率预缴,在年度汇算清缴前未取得高新技术企业资格的,应按规定补缴税款。因此企业获得高新资格后应该尽快到主管税务机关备案,以免错失税收优惠资格。
高新技术企业统计年报
填报年度报表企业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资格后,在其资格有效期内应每年5月底前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网”报送上一年度知识产权、科技人员、研发费用、经营收入等年度发展情况报表;在同一高新技术企业资格有效期内,企业累计两年未按规定时限报送年度发展情况报表的,由认定机构取消其高新技术企业资格,在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网”上公告。
高新技术企业更名
企业如在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资格后,在有效期限内发生企业名称变更的,需要在高新技术企业管理工作网上进行更名并到相关部门递交相应的更名资料。
报告重大变化
高新技术企业发生名称变更或与认定条件有关的重大变化(如分立、合并、重组以及经营业务发生变化等),应在发生之日起三个月内向认定机构报告,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网”上提交《高新技术企业名称变更申请表》,并将打印出的《高新技术企业名称变更申请表》与相关证明材料报认定机构,由认定机构负责审核企业是否仍符合高新技术企业条件。企业仅发生名称变更,不涉及重大变化;符合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的,由认定机构在本地区公示10个工作日,无异议的,由认定机构重新核发认定证书,编号与有效期不变,并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网”上公告。
加强企业管理
通过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其资格自颁发证书之日起有效期为三年。三年后,企业需按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要求重新参加认定。所以,企业要继续加强研发管理,注意企业知识产权、研究开发活动、主营业务、成果转化及高新技术产品(服务)等方面的情况变化,注意高企年报、R&D投入统计、工商年报、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工业统计的关键数据的一致性,为三年后的重新认定打好基础。
跨区整体搬迁
跨认定机构管理区域整体迁移的高新技术企业须向迁入地认定机构提交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证书》及迁入地工商等登记管理机关核发的完成迁入的相关证明材料。完成整体迁移的,其高新技术企业资格和《高新技术企业证书》继续有效,编号与有效期不变。由迁入地认定机构给企业出具证明材料,并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网”上公告。整体迁移是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二十九条所述情况。
其他导致失去高企资格的行为
根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第四则 第十五条规定已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有下述情况之一的,应取消其资格:
(一)在申请认定过程中提供虚假信息的;
(二)有偷、骗税等行为的;
(三)发生重大安全、质量事故的;
(四)有环境等违法、违规行为,受到有关部门处罚的。